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肾脏日,提醒您注意有没有蛋白尿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72929.html

年,国际著名杂志《柳叶刀》医院肾脏内科王海燕教授的最新研究成果“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该研究历时4年,对于全国近5万名18岁以上成年居民进行了慢性肾脏病的调查。

应用基于肌酐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评价有无肾脏病,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据此估计我国现有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亿;而慢性肾脏病的知晓率仅为12.5%。

该调查还发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农村地区居民成为慢性肾脏病的高发人群,推测与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激增及医疗保健欠完善有关。

年3月11日是第16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积极面对肾病,共享精彩人生”(LivingWellwithKidneyDisease)。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慢性肾脏病防治的重要环节。

一般来说,肾脏一旦受损,就会出现蛋白尿。蛋白漏出对肾功能的“破坏力”,往往会造成“连锁效应”。大量蛋白尿不仅会自己破坏肾小球滤过率,加速肾脏细胞纤维、硬化,而且还会招来其他“兄弟”,比如水肿、高血压,对肾脏十分不友好。因此在肾病治疗道路上,降低蛋白尿水平任重道远。

所以,了解蛋白尿,早期发现蛋白尿,对肾脏病的早发现、早治疗及预后评估,都有重大意义。

蛋白尿是怎么产生的?

肾脏是人体的“滤过器”,通俗的说就像人体的“筛子”,全身的血液每天都要流经肾脏滤过,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比如肌酐、尿素氮、尿酸以及多余的钾、钠、氯等电解质就被滤出随尿排出体外,而红细胞以及大分子的蛋白质、脂肪等则不能被滤出。

但是,当各种原因导致肾脏的滤过膜受损后,一些正常的物质就会通过受损的滤过膜排出体外,最具代表意义的就是血液中的蛋白质排到尿中形成蛋白尿。当然,某些非肾脏损伤的情况也可能会出现蛋白尿,比如剧烈运动后、高热、寒冻、肾静脉畸形、尿液被血液、脓液、精子、阴道分泌物污染等,但这些情况较少见,而且专业医生比较容易鉴别。

接下来我们看看蛋白尿的检测方法,少量蛋白尿,大多没有任何感觉;大量蛋白尿,尿中一般会出现泡沫,严重者类似于“啤酒花”。

蛋白尿的检测方法目前有三种:

1.定性检查:也就是尿常规检查,结果用阴性(-)或者阳性(+)来表示有或者没有尿蛋白。如果阳性,还用1~4“+”来大致反映量的变化,“+”越多,表示尿蛋白越多。尿常规检查的优点是价格低廉,简便易操作,任何时候的尿液都可以做尿常规,作用特别适合做筛查。缺点是不准确,微量的尿蛋白检查不出来,个别情况下尿中没有蛋白但结果是阳性(假阳性)。

2.定量检查:也就是常说的尿蛋白定量。留24小时的尿液,测尿蛋白的含量,由此计算出24小时的尿蛋白排泄量,正常值是尿蛋白定量不超过0.15g/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优点是,能够量化,而且比较准确,是判断蛋白尿的金标准。缺点是操作比较麻烦,如果尿量提供的不准确直接影响检验结果。而且不太敏感,小量的蛋白尿可能测不出来。

留尿方法及测定尿量对检测结果影响很大,所以掌握留尿方法非常关键。具体方法是:①留尿之日早晨7时排尿,这次尿弃之不要;②7点以后至次日7时,期间24小时内所有的排尿量,应全部保留在干净带刻度的容器内。③将24小时内所有的尿全部收集、混合、搅匀,记总量。

3.一般来说,尿蛋白定量的多少能反映肾脏病的严重程度,是病情判定和疗效判定的重要依据。尿蛋白定量>0.15g/24h为异常;尿蛋白定量<0.5g/24h为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0.5~3.5g/24h为中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3.5g/24h为大量蛋白尿。

另外,还需要检测蛋白肌酐比值,随机留取尿液,同时测尿中蛋白质含量和肌酐含量,然后进行比值。更敏感的方法是,测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然后再和尿肌酐含量做比值,称尿微量蛋白肌酐比值。正常值:尿蛋白/尿肌酐<30mg/g;微量蛋白尿:尿蛋白/尿肌酐30~mg/g;显性蛋白尿:尿蛋白/尿肌酐>mg/g。

尿蛋白肌酐比值的优点是,操作简便,随机一次尿液就可以测定,而且能量化,敏感性较高,尿中有少量的蛋白就能检测到。是目前早期发现肾脏病最敏感的指标,也是近些年大力推广的尿蛋白检测方法。指南推荐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每年定期做尿蛋白肌酐比值,一旦升高,就意味着出现糖尿病肾病或者高血压性肾脏病。

发现蛋白尿,还要明确原因。

蛋白尿是肾脏损伤的结果,但仅凭蛋白尿,无法确定病因。蛋白尿的常见原因,有原发于肾脏的疾病,称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比如IgA肾病、膜性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等。

但更多的情况是其他疾病导致的肾损伤,比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性肾脏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小血管炎性肾炎、痛风性肾病、药物性肾损害等。

长期保持肾功能的稳定,蛋白尿水平的稳定,做到3件事至关重要:

01发现的早,治疗的早:

肾脏是生成尿液的器官,尿液出现异常应考虑肾脏问题。因此虽然肾病比较隐匿,但尿常规检查是及时发现肾病的好帮手。尿检异常一定要重视肾功能检查。这位患者也能意识到这点,而不是讳疾忌医。

02寻求更全面、系统的治疗:

肾病需要更系统、全面的治疗,不单是吃药那么简单。肾功能受损后,会影响身体的方方面面,不单是肾的问题。比如蛋白漏出,会造成营养缺乏影响免疫力,高血压造成全身血液循环系统受影响,电解质紊乱,*素蓄积会导致尿量减少等等。因此治疗上除了坚持用药,还有注意饮食、运动、提升免疫力、定期复查、预防并发症等各方面。

03稳住心态,对稳定蛋白尿更有利:

良好的心态会让人们有积极的情绪,才会有积极的治疗。心理压力过重,会让人免疫力下降,还会激素肾上腺素和皮质类胆固醇的产生,让肾功能不稳定,继而增加蛋白的漏出。因此大家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心情的平稳的,对蛋白尿的稳定,病情的恢复更有利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