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好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文章创作:苏雁编辑:张晓微、王晶
指导:徐滨华
1、口服降糖药伤肝伤肾,最好不吃?
从理论上来讲,药物本身是不会伤肝伤肾的,尤其现在在临床上应用的降糖药物,都是经过多期临床试验才最终投入临床使用,并且很多药物在临床上已经应用多年,所以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可以肯定的,甚至有一些降糖药物,在肝肾功能受损的时候也是可以应用的,所以糖尿病患者不必担心长期口服降糖药物造成肝肾负担,只是对于某些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口服降糖药的使用会受到限制,所以不要盲目听从非专业人员的所谓“口服降糖药伤肝伤肾”理论,而应咨询专业的内分泌医生,因为专业医生比您更重视您的肝肾。
2、血糖控制越低越好?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糖友,血糖控制标准有所不同,目前对于多数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为:餐前血糖控制在6~8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8~10mmol/L,盲目将血糖控制过低,只会大大增加低血糖的风险,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对身体的损害,远远大于血糖增高对身体的影响,所以再次告诫广大糖友,血糖控制理想尤为重要,但是不要盲目认为血糖控制越低越好,尤其对于应用胰岛素的患者,日常饮食、运动要相对恒定,出现血糖偏低情况应及时就诊调整。
3、胰岛素具有依赖性,用上就是一辈子?
再次声明:胰岛素是没有任何依赖性的。可以短期使用解决严重的高糖*性,也可以长期使用解决胰岛素分泌不足问题。在临床上是否应用胰岛素,取决于患者的血糖、胰腺功能及肝肾功能情况。如果胰腺本身还能分泌出相对数量及质量高的胰岛素,那么血糖下降后可以改为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如果胰腺本身功能较差,甚至不能分泌出胰岛素,那就需要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来平衡体内的血糖,所以胰岛素不是“*品”,不具有成瘾性,用或不用取决于胰腺的功能,相反,在临床上,好多患者因为早期应用胰岛素而使胰腺功能有所恢复,达到了未来短期或长期不需应用胰岛素的目的。
4、餐前血糖好就是真的好?
日常生活中,很多糖友在监测血糖的时候,只监测餐前血糖,认为餐前血糖好就意味着全天血糖都好,对于某些患者这个理论可能是适用的,但对于多数患者,这个理论是错误的,因为很多患者的血糖是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所以建议糖友监测一日七次血糖,因为,全天血糖控制好,才是真的好。
5、体重下降就意味着身体里长了不祥之物?
临床上很多糖友会出现体重下降,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血糖控制不理想,会导致体重下降。2、为了良好控制血糖而改掉了既往不良饮食习惯,并且加强了体育锻炼而导致体重下降。3、临床上某些药物会对体重有所影响,最终导致体重下降。所以,对于糖友们,如果出现体重下降,不要着急吓唬自己,可以及时咨询专业医生帮您分析判断。
6、尿里出现泡沫就意味着肾脏一定出问题了?
当解小便的时候,尿液从高处落下,会出现暂时性泡沫尿,这种情况多见于男性,也常见于女性憋尿后的畅快排尿,一般将尿液静置10~20分钟,泡沫会自行消失,这属于正常情况,而真正出现肾脏病变时,尿液放置很久泡沫也可能不消失,所以尿里是否有泡沫不是评估肾脏是否病变的直接有效证据,如果担心,医院行肾功能及尿常规等相关检测。
7、得了糖尿病并发症这辈子就完了?
少数糖友因为得了糖尿病并发症也同时患上了抑郁症,认为糖尿病一旦得了并发症就会大大缩短寿命,其实,糖尿病并发症说起来可怕,但又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糖友对疾病毫不在意,导致并发症肆无忌惮的发展。“不可怕”是因为,如果糖友对疾病足够重视,那么并发症就可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甚至可能因此而延长寿命。
8、糖尿病酮症酸中*只是短期影响了胃肠道功能,对身体无其它影响?
有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殊不知它不仅仅是影响胃肠道功能这么简单,酮症酸中*患者还会出现口渴、多饮、多尿症状,出现食欲下降,严重缺水,腹痛,电解质代谢紊乱,神志障碍,甚至并发休克,急性肾衰竭等而危及生命,所以应引起足够重视。
9、无糖饼干,木糖醇食品不升糖,可以随便食用?
再次强调,任何食物最终都将转化为葡萄糖为机体供能,无糖饼干、木糖醇食品也不例外,其实糖友没有什么食物是绝对不可以食用的,只是一定要根据血糖情况控制摄入的量。
10、住院调整治疗一次就万事大吉?
在临床上,很多糖友出院之后就不再进行血糖监测,饮食、运动也会松懈,医院调整治疗一次就万事大吉,这种想法其实是自欺欺人,因为多数疾病的良好控制都需要患者本人高度的自律性,住院期间是医生帮助患者一起管理身体,而出院之后则需要遵照医嘱进行自我长期管理,所以疾病控制的好不好,一部分取决于医生,而更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自己。
徐滨华主任温馨提示:糖尿病虽然目前还不能治愈,却是可防、可控性疾病,以上所述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友的十大误区,特供糖友参考,希望能够帮到降糖路上正在迷茫的你们。为糖友答疑解惑,我们是专业的、更是严谨的,您的健康、我们的心愿!
亲!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