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常规中嗜酸细胞增高应引起重视 [复制链接]

1#

血常规中嗜酸细胞增高应引起重视

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白细胞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无颗粒和有颗粒的两类。有颗粒的白细胞,又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无颗粒的白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一般来说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为0.%--5%,绝对值0—0.7x10^9/L。嗜酸性粒细胞一般在清晨数量减少,午夜的时候数量增多,这种周期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是有关系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主要见于:

1、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紫癜以及药物过敏等。

2、寄生虫感染像血吸虫病、钩虫病、蛔虫病都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3、某些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天疱疮。

4、某些血液病像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等,也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5、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上皮系统的肿瘤如肺癌,某些传染病像猩红热。

6、风湿性疾病、脑垂体功能减低症以及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等,均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相关阅读:

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的潜在非侵入性生物标记

哪些血常规报告需做镜检?

有关血常规的三个问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