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主任有约医院皮肤科主任和你
TUhjnbcbe - 2021/2/19 17:51:00
近日,医院皮肤科门诊,出现了许多皮肤瘙痒的就诊患者。有的朋友觉得,皮肤瘙痒只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说明皮肤缺水了。实际上皮肤瘙痒还是一种症状,很多皮肤病都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不仅给人带来强烈的不适,而且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困扰。

那么,为什么冬季皮肤病高发呢?冬季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呢?如何预防呢?

今天,医院皮肤科主任邓瑾为大家一一解答~~

医院皮肤科邓瑾主任表示,所谓冬病,顾名思义,乃感受冬气所致之病,就是在冬天感受寒邪湿邪,且深留体内,迁延不愈,进而形成的陈年冷痼。隆冬时节,水冰地坼,昼短夜长,冬气冰冽刺骨,完全不同于春夏和风,最易伤及人体阳气。阳气伤,首当其冲就是卫表不固,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就会找上门来。

邓主任介绍说冬季常见皮肤病一般有以下几种:

皮肤瘙痒

冬季的天气干燥,皮肤也会干燥,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痒起来让人忍不住想抓。冬季皮肤瘙痒一般刚开始并不严重,开始可能只局限于一处,但渐渐地可能会因为抓得过猛,导致皮肤发炎、抓痕,引发湿疹、脱屑、皮肤变薄,甚至细菌感染。皮肤瘙痒发生部位多是大腿内侧,小腿伸侧及关节周围等处。老年人为多见,干性肤质的人更容易出现,并常在洗澡后出现。

应对措施:对于皮肤瘙痒,不要出现瘙痒就想抓挠,平时要接触水或清洁剂时,戴上手套,不用热水烫洗,洗澡时水温不超过40摄氏度,使屋内空气尽量湿润;沐浴时不宜用肥皂等脱脂作用强烈的洗涤剂,避免搓擦;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必要时可用药物止痒,生活中尽量减少情绪激动。另外,茶叶里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锰,可保护皮肤,提倡每天适量饮茶。

手足皴裂

手足皲裂也是一种冬季常见皮肤病,肌肤骤受寒冷风燥,皮下汗腺分泌减少,角质增厚,失去弹性,在皮肤受到损伤或化学物质的刺激下,手指、脚跟、手脚掌侧,有增厚出现,易发生皲裂,也可因患手足湿疹、冻疮并发此病。走路还会出现足部裂口、刺痛,甚至出血、感染。这种病和遗传有关,缺乏维生素人群也容易患此皮肤病。

应对措施:对于手足皲裂,应注意防寒保暖,保护手部、足部,衣服鞋袜要宽松干燥。如果出现皲裂,因为患病地方角质层较厚,康复起来需要较长时间,可涂抹皮肤防裂剂或防裂膏,减少酸碱化学产品对皮肤的接触。此病病程较长,冬季要多吃滋补气血的食物。

银屑病

银屑病好发于冬季,在北方发病率更高,银屑病是一个比较大的病种,是一种慢性病,它分寻常型、脓疱型、关节型、红皮病型等,一般说来寻常型在患者中是比较普遍的,可以是局部也可以是全身性,表现为一块块的红斑,红斑上面有一种很厚的白色的皮,一层层的掉,但是它与干燥没有直接关系,天气寒冷的时候容易发作。如果患者是银屑病的话,就不建议大家自行处理了,医院由医生明确诊断,精心治理。

应对措施:银屑病患者冬季一定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千万不能饮酒,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在冬季时,注意调节好室内干湿度,尤其不要太干燥,并注意室内通风,减少疾病复发。

荨麻疹

有的患者每到初冬季节,双手和面部只要寒风一吹或一沾冷水,便会瘙痒难忍,随即出现红肿及风疹块,严重时全身出现风团。其发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寒冷的刺激,使机体产生一种叫做激肽和缓激肽的物质,使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因而产生风团。

应对措施:有此问题的人,在季节变换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防风、防寒,注意做好保暖。可以从夏季就注意锻炼身体来对寒冷适应,锻炼冷水浴,冷水进行摩擦。

冻疮

多发于寒冬或初春的北方,好发于手、脚、鼻尖等易受冻部位。它是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结节,常有瘙痒、肿胀,甚至疼痛感觉,在冻疮后期常可出现水疱、糜烂或者结痂,天气变暖后逐渐消退。来年冬天往往在原先发生冻疮的部位又再发。

应对措施:在冬天重点部位要尽量注意保暖,避免裸露于户外,手足要经常活动,避免穿鞋子太紧,影响手足部的血液循环。

皮肤科简介

医院皮肤科是一个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专业科室,其独具优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系在豫西地区颇具影响力。

医疗上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以突出中医特色、提高医疗质量及临床疗效为核心。拥有独特中医传统制剂止痒酊、生发酊、痘淸散、凉血散、润肤散、玉容散、祛疣散等20余种,开展中医特色疗法脐针、腕踝针、火针、埋线、贴棉灸、中药热烘、穴位注射、穴位贴敷等20余种。诊疗方法齐全,治疗手段丰富。科室坚持“治未病”和“重视整体,首辨阴阳”的理念,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具有控制病情、减少复发、绿色、安全、副作用小等优势,深受皮肤病患者的青睐。

诊疗范围:在银屑病、湿疹、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褐斑、扁平疣、白癜风、斑秃、痒疹、过敏性紫癜、血管炎等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及各种感染性、过敏性皮肤病等中医优势病种的治疗方面有显著特色和优势。

同时可提供日常皮肤护肤品、问题性皮肤、护肤品及化妆品应用咨询。并根据个体情况,整体辨证,提供中医药养生、亚健康状况调理及疾病状态治疗的中医药美容养颜健体方案。

邓瑾,医院皮肤科主任,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医院刘爱民教授。

医院、郑大一附院皮肤科、医院进修。现任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委员,河南省针灸学会脐针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皮肤性病青年委员会委员、三门峡市皮肤性病学委员会常委,三门峡市医学会医学美学及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倡导“和态健康观”,构建“和”辨识体系以及相应治法。

临证当中灵活运用汤药、针灸等中医特色疗法对皮肤科多发病、顽固性疾病进行治疗、调理。尤其针对银屑病、湿疹、荨麻疹、痤疮、带状疱疹、脱发等中医优势病种,将中药、针灸、中医外治等运用于临床,总结出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医药诊疗方案。

袁淑苹,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河南省医师协会会员,中华医学会三门峡分会会员,三门峡市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针灸学会委员。

擅长运用中药针灸治疗湿疹,痤疮,荨麻疹,过敏性紫癜,银屑病,脱发,带状疮疹,玫瑰糠疹,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

张伟丽,主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中华医学会三门峡市皮肤分会会员。

从事临床工作十余年,擅长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及各种疼痛性疾病、痤疮、脱发、斑秃、银屑病、各种皮炎湿疹等皮肤科多发病。

苏欢,住院医师,三门峡市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皮肤病学临床10余年,对皮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具有相当的经验,能熟练诊治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湿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痤疮,扁平疣等疾病药物及针灸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主任有约医院皮肤科主任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