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对子女护理假的呼声很高,人民日报曾发起了投票“你支持设带薪陪护假吗”,结果显示71.5%的投票者表示“支持,希望全国推广”。
尽孝是一方面,父母生病住院需要花一大笔钱,如果请假还要扣钱的话,对上班族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但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是,护理假的规定多是鼓励性质的地方性*策。
不少网友表示,周末双休和法定节假日都没办法得到保障,如果单靠用人单位的自觉,这一鼓励性质的子女护理假落实起来有一定难度。
早在年,新华社就以《不知道、不敢请、请不了,“独生子女护理假”只是说说而已?》为题报道了护理假难落实的情况,文中提到难落实的原因在于:细则不明确,监管不明确,处罚不明确。
缺乏合理社会分摊机制,护理假或将增加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在实施过程中遭遇阻碍。如果要真正落实,主要还是看国家层面的*策制定,以及资金的支持。暂时没有开通陪护假的省市,还是耐心等待国家下一步的计划。
不过如果担心请假扣钱,加重经济负担,但父母又实在是需要人照顾的伙伴,可以看当地有无长期护理险。
长期护理险是指那些因为年老、疾病或伤残而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被长期照顾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保险。
在试点阶段,只要是经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规范诊疗、失能状态持续6个月以上,并且申请通过的失能参保人员,便可按规定享受相关待遇。期间所产生的符合规定的护理服务费用,基金支付水平总体控制在70%左右。
但需注意的是,长期护理保险在试点阶段主要针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群,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优先保障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重度残疾人。
目前执行长期护理险的城市,主要有以下这些:
其中,有些城市是必须交职工医保才可以参保,也有些城市是参加了城镇医保或者参加了城乡医保,也能参保。
每个地区每个地区的*策不同,长护险保障覆盖的人群也不同,所以具体的参保条件还是要看当地的规定。
拿深圳举例:
1.参保基数:
以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基数,每个月按照0.1%的比例缴纳。深圳年的平均工资为元。(目前数据是20年核算数据,21年数据以当地更新为准)
(1)职工:单位和个人各交50%,约5.3元/月
(2)退休人员、居民及其他人员:个人缴费,约10.6元/月
(3)困难人群:由财*给予补助
2.可享待遇每个月扣的钱不多,但享受的待遇是非常实用的。按照《深圳经济特区养老服务条例》规定,保障范围有以下几种:(1)日间托养、助餐、助浴、助洁、助行、代缴代购等;(2)居家护理、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医疗康复、安宁疗护等;(3)关怀访视、心理咨询、情绪疏导等;(4)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养生等;(5)安全指导、应急救助等;(6)法律咨询,识骗防骗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而且从条例上看,照护评定等级、服务提供方式、累计参保年限不同,享受的待遇也不同。目前这个标准还在征求意见阶段,以后可能会有些许变化。但总体的原则不会变:失能老人的评估等级越高,照护时间越长。如果照护期间参保人发生了基本生活照料费用,比如:用餐、睡眠、排泄护理,每月按照以下标准报销:(1)参保时间﹤3年,报销定额标准的70%(2)3年≦参保时间﹤5年,报销定额标准的75%(3)参保时间≧5年,报销定额标准的80%这其中,定额标准和照护等级有关,2级、3级、4级的定额标准分别为深圳年平均工资的30%、40%、50%。除了生活照料,参保人还可享受医疗护理服务,比如康复训练,临终关怀,每人每月的医疗费用限额为元。关于长期护理险的更多详细信息,大家可戳文章查阅:社保新增第6险,这49个城市已经开始执行!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在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里,“孝道”二字可谓是根植人心。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妥善照顾老人,让老人享受更好的待遇,是全社会共同的愿望,也需要大家一起行动~
参与调研,获取最新社保白皮书
还有机会参加中国企业社保高峰论坛
??????
推荐阅读优咖学院:残保金新*企业成本管控
社保税征:余清泉解读
官方解读
追缴企业欠费?
五险一金:社保减免
公积金新*
残保金减征免征
个税汇算清缴:4种申报方式
如何避免0退税
多退税技巧
年终奖处理技巧
HR职场:招聘图鉴
HR干货
职场鸡汤
Excel模板
劳动法案例
关于51社保众合云科旗下品牌51社保,是技术驱动的薪税保综合服务商,以HR科技平台为基础,构建覆盖全国+城市的全直营客户支持网络,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人力资源互联网共享服务。HR是新一代企业薪酬福利SaaS平台,包含五险一金标准化、薪酬标准化、外包与派遣、商保与福利等管理模块,为企业带来高效、便捷、稳定的人力资源服务。好看的人都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