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所有数据均以年4月1日为准,本文较原始研报有大量删减,逻辑可能有不严谨的地方,本文不提供任何买卖建议,仅供参考。
公司介绍
三生制药是一家专注于在中国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领先生物药物公司,专注于肾科以及肿瘤科两个治疗领域。作为首个赴美上市的中国生物技术企业,三生年在纳斯达克上市,但在年私有化后又于年7月募集5.34亿美元在香港上市。三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医药产品和专业化的服务,产品销售医院当中逾60%的医院。
核心看多逻辑
1.市场地位遥遥领先。公司依靠核心技术优势,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的生物药品销售在中国排名第一;按所有生物药品销售额计在中国排名第二。专利产品特比澳为当今世界唯一商业化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产品。益比奥在中国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市场领先,占43.6%市场份额,比其6家主要竞争企业市场份额的总和还要多。公司现有的主打产品“益比奥”及“特比澳”能继续维持增长,而且产品独有无法代替。
2.集团在肾科、肿瘤科及其他治疗领域有九款其他产品。
3.近期收购。收购国内的赛保尔,扩大了集团对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用医院医院市场的渗透;收购欧洲的Sirton公司,目标进*欧洲。
4.公司收购国内生物制药龙头(单抗)企业中信国健。单抗药物是最具发展前途的生物制药领域,特别是单抗仿制药市场。该笔收购为公司未来打开巨大的成长空间。
行业介绍
1、生物制药行业
生物技术药品(生物药品)为采用重组DNA技术生产并用作药品的治疗性蛋白质。通过重组DNA技术,以人体基因编码的治疗性蛋白质可转化为细菌宿主细胞或插入哺乳动物宿主细胞的基因组。这些表达重组人类基因的宿主细胞可大规模克隆及增殖,产生大量治疗性蛋白质用作商业用医药产品。
生物技术在全球多个主要治疗领域中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受益于过去三十年在基因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技术发展为生物药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年,全球10大畅销药品其中七种为生物药品。
2、生物仿制药市场
生物仿制药指在原研生物药品的专利保护期到期后仿造原研生物药品研发出的在质量、安全性和疗效方面与原研生物药品具有相似性的仿制药。最早的生物仿制药在年随着人类生长激素(HGH)在欧盟推出而初次入市。生物仿制药须在生物化学结构、安全性及疗效方面与原研生物药品极为类似。因此,生物仿制药的研发及监管门槛高于化学仿制药。例如,化学仿制药品的一般注册途径仅要求证明其生物等效性与原研化学药品一致,而一般生物仿制药注册途径不仅要求证明生物等效性,而且要求证明其相对原研生物制药而言的安全性及疗效保持一致。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年全球生物仿制药市场达28亿美元,预计年将达9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7.6%。
3、中国生物药品市场
根据IMS的资料,中国生物药品市场于年占中国整体药品市场的5.4%,而全球生物药品市场于同期占全球整体药品市场的11.7%。根据IMS的资料,中国生物制药市场于年达人民币亿元,年至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5.2%,超过中国整个制药行业的增长速度,而同期中国整个制药行业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8.3%。
与全球的情况一样,中国生物药品行业相对于中国化学药品行业竞争较小及技术门槛较高。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二零一三年中国生物药品行业约有家公司运营,而中国化学药品行业则有超过4,家公司。
公司介绍
三生制药主要专注两大快速增长治疗领域:肾科及肿瘤科。核心产品为益比奥及特比澳,于往绩记录期合佔销售总额约90%。特比澳及益比奥用于肿瘤科领域,分别治疗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CIT)及化疗引起的贫血症(CIA)。益比奥主要用于肾科领域,治疗慢性肾病(CKD)相关贫血症。此外,在这两个治疗领域公司拥有数种其他上市产品及多种在研产品。
公司总的产品组合包括四种自主开发产品(益比奥、特比澳、因特芬及英路因)、3种收购产品(赛博尔、赛博利、益赛普)以及五种授权产品(蔗糖铁注射液、甘忻、斯曲帝、瑞斯意及万唯)。
1、现有产品介绍
公司核心产品:特比澳、益比奥(国内均无竞争对手),以及中信国健的益赛普
1)特比澳
特比澳是一种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产品,用于刺激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癌症化疗、晚期肝脏疾病或其他病理原因相关而出现血小板不足患者的血小板生成。公司是全球首家已开发并商业化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产品的公司。
特比澳作为公司的专利产品及中国国家一类新药于年推出起便成为世界上唯一商业化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产品。自年起,特比澳用于治疗血小板缺乏症的临床疗效已在国内外刊载逾份期刊文章。特比澳已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淮用于治疗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根据沙利文的资料,与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另类疗法比较,特比澳能使血小板快速恢复及产生较少副作用。特比澳在中国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药物市场中所佔市场份额由年的30.3%增加至年的33.8%。
年,特比澳销售至中国及五个海外国家超过1,家医院。在中国,特比澳近三年的複合年增长率为45.4%。药品的售价出现小幅提升(产品招标价格虽然下降,但增值税税率由17%降至3%)。年特比澳于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36.1%至6.05亿元,特比澳占本集团货品销售总额36%。年特比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增至41%。
特比澳仍处于其产品生命週期的早期阶段,拥有巨大增长潜力。根据上文沙利文的资料,年在中国有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需求的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仅约10%实际接受该治疗。在癌症患病率不断攀升及医保覆盖范围不断提高的推动下,中国整体的化疗引起血小板减少症药物市场预期将由年的人民币9.亿元增至年的人民币23亿元。同样,根据上文沙利文的资料,年中国有治疗需求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中,特比澳的渗透率不足10%。
医院的渗透,提高医生认知及在中国*府进一步提高医保覆盖的同时寻求其他的治疗适应症,特比澳的销售额将会继续大幅增长。
公司持有一项特比澳核心专利有效期至年为止。此外两项特比澳的相关专利已于年届满,已届满的特比澳相关专利是构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细胞株所用方法,而细胞株构建仅为生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产品的初期步骤之一。公司拥有的其他特比澳相关专利可保护我们在大规模生产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时使用的製备方法,涵盖接种至下游加工过程,注重确保高纯度及高生物活性。此外,为加强对特比澳的保护,公司于年申请一项新的中国专利,涵盖特比澳在肠道组织损伤方面的应用,并计划于年申请另外两项中国专利,分别涵盖特比澳在干细胞移植方面的应用及特比澳的淨化流程。公司认为凭藉公司目前有效的专利,加上我们已申请及计划申请的新专利,特比澳能有效地避免两项专利到期后的直接竞争。
2)益比奥
慢性肾病患者(尤其是进行透析的晚期患者)因其肾脏无法生成足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常常会罹患贫血症。正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亦可能罹患贫血症,有时会迫使他们终止化疗。益比奥及其他重组人促红素产品可用于治疗该等贫血症,从而改善慢性肾病及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输血需求。此外,手术病人可注射益比奥以预防或改善手术引起的失血性贫血症。
年,益比奥销至中国及六个海外国家超过2,家医院。益比奥在中国的销售额近三年複合年增长率为26.2%,销售价格同样出现小幅上升(招标价格下滑,但增值税率下降提升价格),年益比奥于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5.1%至6.84亿元,益比奥占本集团货品销售总额40.6%,占中国重组人促红素的市场份额为43%。超过位列其后的六大竞争对手的合併市场份额。
益比奥是获得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淮用于三种适应症的唯一重组人促红素产品。此外,益比奥为中国唯一以36,IU剂量供应的重组人促红素产品,适用于化疗引起的贫血症患者(通常较慢性肾病患者需要更高的重组人促红素剂量)。于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淮了将益比奥的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升级至完全符合欧洲药典的标准。
益比奥未来增长空间仍然巨大,根据上文沙利文的资料,年,中国仅有22.7%的晚期慢性肾病患者接受透析治疗,而台湾及日本的比例则超过90%。随著癌症发病率不断上升,化疗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在这个不断增长的重组人促红素市场中,公司的益医院主要採用的产品。由于目标患者人数增加及公司的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公司的重组人促红素产品拥有巨大的增长潜能。
公司持有一项与益比奥有关的中国专利,有效期至年为止。专利涵盖稳定重组人促红素製剂的成分及製备方法。由于重组人促红素为不稳定物质,故添加保护剂以增强其稳定性,并延长其保质期。
出口销售方面,集团已于年于5个新国家(包括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纳米比亚、委内瑞拉及乌干达)递交营销许可申请,且已于乌兹别克斯坦获授市场批文,而于俄罗斯及泰国进行益比奥的多中心生物仿制药临床试验进度良好。
3)益赛普(中信国健)
益赛普,药名为Etanercept,为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产品。于年首次在中国推出,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其适应症于年扩大至强直性脊柱炎及银屑病。作为率先在中国市场推出的Etanercept产品,益赛普快速增长,在中国市场占据支配性领导地位,根据IMS的资料,其年按销售额计占64.9%市场份额。鉴于中国单克隆市场的渗透率较全球市场为低(国内1多万风湿病患者,只有7%~8%的患者会使用生物制剂,而国外常规可达到30%。所以后续的市场增长潜力还很大。),集团相信益赛普于中国仍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益赛普已获9个国家批准并正于16个国家办理登记。益赛普大幅度击败雅培、杨森、辉瑞的同类产品,原因在于公司最先进入市场,价格比进口产品便宜1/3左右。
4)其他产品
蔗糖铁注射液于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增26.1%至约人民币万元。蔗糖铁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症。蔗糖铁注射液可结合益比奥治疗罹患贫血症的晚期CKD患者或晚期缺铁的患者。
赛博利和赛博尔为公司收购的同一家公司的产品。透过赛保尔生物收购的新增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产品,可在透析中防止血液凝固以及防止及治疗深层静脉血栓及栓塞。根据IMS的资料,年至年间,中国肝素市场按24.7%的複合年增长率增长。
集团其他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3%至万元。产品包括:芪明颗粒(浙江万晟)为首个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用于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传统中药及国家保护中药。蔓迪、迪苏及莱多菲同样为收购浙江万晟购入的皮肤科药品,分别用于治疗斑秃、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2、在研产品介绍
1)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综合研发能力及经证实的成功往绩。综合研发专业知识跨越发现及开发生物技术产品领域,包括分子克隆、基因表达、细胞株构建与工艺开发,以及临床前与临床试验的设计及管理、生产流程工艺开发以及质量控制及保证的分析流程开发等领域。此外,公司与领先的公司及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药品。已在研发、注册、生产及营销单克隆抗体疗法产品方面与中信国健(中国单克隆抗体领域的行业领导者)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公司的研发能力亦令公司成为中国少数与国际参与者订立授出及引入特许权协议的公司之一。
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由一群拥有优异往绩记录及经证实执行力的生物製药行业资深专家组成。公司的联合创办人、总裁、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娄竞博士已从事生物技术行业逾20年。娄博士于年自FordhamUniversity取得分子及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后于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娄博士领导特比澳及益比奥的开发工作,在研发工作及整体业务增长中发挥著举足轻重的作用。
截至年12月31日,公司的研发人员名,包括六名博士及34名硕士,大部分拥有医疗保健及生物技术研究领域的从业经验,医院以及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物审批流程方面的工作经验。
公司在中国拥有16项专利。在美国拥有2项专利,有七项待决专利申请。年,专利产品(不包括收购的赛博尔)在中国的销售额佔总额的91.4%。
2)在研产品
公司在研产品多达20种,其中14种于中国作为国家一类新药正在开发。主要专注于研发肾科及肿瘤这两个核心治疗领域的在研产品。公司拥有八种肾科在研产品(其中五种为国家一类新药)及六种肿瘤科在研产品(全部为国家一类新药)。同时,凭藉在重组蛋白技术方面的优势,公司正研发多种针对治疗需求未获满足的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顽固性痛风)的在研产品。
·在肾科领域八种在研产品,包括NuPIAO、PEG-EPO、HIF-PH抑制剂、盐酸西那卡塞、碳酸司维拉姆、考来替兰、voclosporin及DJ5。
·在肿瘤科领域有六种在研产品,包括PEG化伊立替康、Bcl-2/xL抑制剂、IAP抑制剂、leukotuximab、tanibirumab及DIG-KT。
·在自身免疫疾病及其他治疗领域方面,包括人源化抗人TNFα单克隆抗体、Pegsiticase、艾曲波帕、那曲肝素钙及磺达肝癸钠。
这些在研产品中,NuPIAO、人源化抗人TNFα单克隆抗体及pegsiticase是会在未来十年对公司的业务产生最重大影响的产品。
3、并购
虽然公司在研品种众多,而且方向均为生物制药的重磅药物,但目前在研药物基本都在申请临床阶段,偶有个别NuPIAO、人源化抗人TNFα单克隆抗体也只是在一期临床阶段,离上市还遥远无期,所以目前公司业绩只能靠深挖现有产品市场维持增长,要想长远发展,需研发和并购并重,显然公司也早有意识,上市募集的资金明确用来并购,在并购的路上和目前在研的领域遥相呼应。
1)年底收购的两间附属公司,赛保尔生物和意大利医药制造商Sirton,赛保尔生物的重组人促红素产品赛博尔,进一步扩大促红素市场覆盖,目前整合工作顺利。Sirton为进*欧洲市场。
2)年6月17日公司将通风药物Pegsiticase的独家授权,利用该公司SVP平台结合,开发SEL-产品,三生制药则保留其在大中华区及日本的开发何销售权力。交易具体细节未披露。
3)年7月,集团以总代价人民币5.28亿元收购浙江万晟的全部股权。浙江万晟拥有三种获批准肿瘤产品,是次收购扩充本集团的肿瘤药品组合。有关收购亦将使本集团建立稳固基础以扩展至皮肤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相关领域。
4)年10月15日公司与一家韩国生物制药公司AlteogenInc.订立了独家特许交易,而交易的品种就是曾经畅销一时的赫赛汀仿制药(ALT-P7)。查询Alteogen的在研产品线,目前ALT-P7仍在临床前阶段。据了解,Alteogen是一家致力于开发畅销改良药,包括开发、制造及销售ALT-P7。ALT-P7是一种旨在治疗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的癌症患者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途径的新型抗体药物复合物。这与三生制药传统业务相关,三生制药此前主要专注于肾科以及肿瘤科两个治疗领域,主要产品包括特比澳(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益比奥(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等。该交易包括预付款、里程碑付款及特许权使用费。此次交易为本公司与Alteogen的首次业务合作。
赫赛汀是罗氏的肿瘤药当家花旦,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球最畅销药的前列,根据罗氏的发布的年半年报,公司的赫赛汀在年上半年就达到32.65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11%,居于所有抗肿瘤药领域的首位,比阿瓦斯汀还有多万瑞士法郎。年赫赛汀全球销售达到62.75亿瑞士法郎,同比增长7%。在国内,根据中康CMH的数据监测,年赫赛汀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7亿元,同比增长31%,预计年还会有增长。据了解,赫赛汀在欧洲和日本的专利已经于年到期,而美国的专利也截止到年。目前全球有数个赫赛汀的生物仿制药进入了III期临床,最快在年将会有仿制药上市。具体到国内,目前已经有中信国建等企业开始进入临床申报阶段。
5)公司经历多次收购,现持有中信国健约97.78%股权,中信国健将于年正式并表。国健将为本集团的在研单抗产品提供单克隆抗体制造平台。这笔并购估计会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有必要详细介绍中信国健的来龙去脉。
销售系统
优秀的医药公司不仅体现在研发上,由于药品销售受医疗国家*策影响巨大,销售系统的强大也十分重要。公司已经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全国性销售及分销网络。集团在中国拥有由1,名销售及营销人员、名分销商及名第三方代理商组成的庞大营销网络。销售团队覆盖1,医院、3,医院医院及医疗机构,此外,特比澳、益赛普、益比奥及本集团若干其他产品可透过国际代理商出口至若干国家。国健拥有名销售及营销雇员,及覆盖约1,家医院及医疗机构(包括1,医院)。
公司目前透过与当地代理的分销协议将部分产品出口至巴西、泰国及埃及等各国。计划凭藉公司的品牌、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透过海外产品注册及开发而增加公司的国际销售。就特比澳而言,计划透过扩大其在国际上(特别是在大型发达市场)的注册来增加其海外销售。年7月,获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Inc.)授出非独家许可在全球出售特比澳,而不会侵犯Genentech,Inc.拥有的若干血小板生成素相关美国专利。于年5月向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提交新药临床(「IND」)申请并计划新药临床申请获批准后立即在美国开始一期临床试验。自年以来,公司一直与RanbaxyLaboratoriesLtd合作,在印度营销特比澳。年开始在墨西哥进行产品注册程序。益比奥目前正在十三个海外国家注册及获准销售。
财务数据和估值
公司营收-年6.亿元、8.亿元、11.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3%。-年纯利分别为1.亿元、2.亿元及人民币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7.4%。公司年整体毛利率高达92.3%。
公司年收入约16.73亿元,较14年同比增长48%,净利润5.26亿,同比增长80.4%。下半年有并表的影响,故业绩增速较上半年大幅加快。
年公司毛利率因为收购略有下滑,15年下滑6.6个百分点至85.5%,因上市公司的ROE大幅下滑13个百分点至16%,ROIC小幅下滑3.7个百分点至14%(有超额现金)。总的来说公司的盈利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
资产质量方面,公司上市后的负债率从59%下降至15%(主要是资产的增加),短期借款减少2亿至4亿,长期借款无。公司的应收款同比增长64%至6.97亿,增速快于营收,占营收的比较高,但98%是一年内的应收款,50%是一个月内的应收款,所以这里无须担心。公司在上市后货币资金增值13亿。
对比同生物制药行业的国内上市公司复旦张江和安科生物(该文完成时部分公司只有年中报的数据)。
1.营收和利润:三生制药过去3年的营收复合增速为28%,利润复合增速为39%,复旦张江过去3年的营收复合增速为52.2%,利润复合增速为56.54%,安科生物过去3年的营收复合增速为26.5%,利润复合增速为20%。
2.毛利率、净利率:复旦张江和三生制药不相上下,三生制药净利率更高(复旦张江15年遭遇短期利润下滑)。安科生物毛利率较低
3.ROIC、负债率、ROE:复旦张江的ROIC年末远领先于三生和安科,负债率三者相差不多(三生上市前较高),ROE三者相差不多。
对比之后,总体来看三生盈利能力极为优秀(高毛利、高ROE),资产质量方面现金极高,也非常优质。
截止年的产品研发情况:
年,集团拥有30项在研产品,其中14项产品作为中国国家一类新药开发。其中9项肾科在研产品,包括3项下一代红细胞生成刺激剂(重要品种NuPIAO:本集团第二代重组人促红素产品)。8项肿瘤科在研产品(重要品种SSS07:本集团自Apexigen收购的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产品),包括4项单克隆抗体在研产品。其他包括为治疗需求未获满足的自身免疫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顽固性痛风(重要品种Pegsiticase:一种源于产朊假丝酵母的经改良聚乙二醇重组尿酸酶,用于治疗痛风。
NuPIAO的一期临床试验研究已于年底完成,而有关数据分析及研究报告编制工作于年初完成。集团计划于年完成二期临床试验设计。
SSS07年开始进行一期临床试验。年上半年结束一期的第一部分,随后进入第二部分。
对于Pegsiticase,集团的美国业务伙伴SelectaBiosciences,Inc.已在美国开始为Pegsiticase进行一期临床试验,1a期已完成。此外,本集团开发的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新一代钙调磷酸抑制剂Voclosporin,加拿大业务伙伴AuriniaPharmaceuticalsInc.于年二月报告全球多中心二期临床试验一项非盲研究过程中的正面结果。
年3月,集团接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就PEG化伊立替康(为一种长效高分子偶联药物,能够抑制在多种实体瘤中高量表达的拓朴异构酶的活性)发出的新药临床申请批函。
通过收购国健,集团获得8种具有重大市场潜力的单克隆抗体在研产品,包括赛普汀(亦称为曲妥珠单抗)、健妥昔(亦称作利妥昔单抗)及益来瑞(亦称作阿巴西普)。赛普汀用于治疗HER2过度表现的转移性乳癌及胃癌。健妥昔用于治疗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肉芽肿型血管炎及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益来瑞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集团已从ApexigenInc处成功购入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产品在中国区域以外的全球权益,且有关技术在中国区域的所有权利已于年从Apexigen购入。集团通过收购抗肿瘤坏死因子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全球权利,参与总价值高达约亿美元(根据IMS提供的数据)的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的全球市场。
集团与一间韩国生物制药公司AlteogenInc(韩国证券交易所代号:.KS)订立独家特许协议,以开发、制造及营销ALT-P7。ALT-P7是一种新型抗体偶联药物,用于治疗HER2过表达的实体肿瘤,授权区域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新型单克隆抗体在研产品(包括抗体偶联药物及双特异性抗体)用于治疗难治性或转移性癌症,如乳腺癌及胃癌,与本集团的肿瘤科核心治疗领域相符。
集团亦代理多种其他在研产品,包括TAS(一种由三氟尿苷和盐酸硫脲嘧啶组成的口服制剂)、曲格列丁琥珀酸盐片及枸橼酸铁。
公司未来发展仍值得看好,不考虑并购中信国健,原有产品线仍能提供20-30%的增速,考虑并购后短期30%以上的营收增速,40%左右的利润增速无压力。
公司并无给出年的研发投入情况(年拥有16项专利。在美国拥有2项专利)。
截止年集团在中国拥有单克隆抗体(总产能38,升)、重组人促红素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总产能20百万支)及小分子产品生产平台(共13条GMP认证生产线),及本集团成员公司Sirton为欧洲委托生产企业。本集团拥有由约1,名销售及营销雇员组成的商业化平台,涵盖肿瘤科、风湿病科、肾脏科及皮肤病科等领域。在研发方面,本集团拥有逾名研发雇员组成的研发团队,专注于研究及开发创新型生物药品。随着新近收购国健,管理层坚信本集团日后必将占据中国生物制药行业主导地位。
实现了对于国内代表性的单抗药企中信国健的控股。中信国健是国内单抗行业研发和生产的龙头企业。
估值
由于生物制药行业波动较大,暂时只能以PE和市值进行相对估值。
安科生物目前PE91倍,PB10倍,复旦张江目前PE37倍,PB6.4倍,三生目前的估值PE接近45倍、PB4倍,看起来挺高,但这是因为短期公司因收购中信国健,股价大涨导致PE提升,三生亿港币市值中,中信国健起码值-亿港币(我预计15年营收接近10亿港币,利润3亿港币,按照行业内10-15倍PS或30-50倍PE进行估值)。除掉中信国健的估值后,公司目前实际PE约在20倍左右。
这里我并没有采用市值法一一估算公司的原有业务,因为三生原有的业务是比较成熟稳定的产品,并非研发投入初期的生物制药公司,我认为公司原有业务这几年都能够保持稳定的20%增速(等同于生物制药产品细分行业的增速),一个优秀的生物制药公司肯定值得上25倍PE的估值。
总结:
总体来看三生制药是国内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估值合理,看好公司未来发展,保守估计公司原有业务仍能保持3年营收20%、利润25-30%的增速,特别看好公司收购中信国健后的发展(协同效应明显),后续单抗药物能给公司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预计并表后公司的增速能再上一个台阶,我认为随着新品的推出和国健的并表释放业绩,公司的市值和估值有进一步提升的可能。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